达市农案函〔2024〕87号
江丽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达州粮食生产的关注。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扩播面提单产助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第255号提案)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加强耕地建设”的建议
一是保数量。全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数量和保有量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2万亩。持续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制定“耕地撂荒整治八条措施”,确保撂荒地全部复耕种植粮食,建立遏制农户承包耕地撂荒长效机制。二是提质量。全市连续20年开展“甘露杯”竞赛活动,组建农田水利工作专班,将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纳入重要民生工程。采取发行专项债券、政府平台融资、财政直接配套等方式,全面落实地方配套资金51.89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78.5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占56.5%,计划到2032年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提前三年完成国家任务,逐步把靠天吃饭“望天丘”变成“水旱从人”丰收地。
二、关于“强化科技支撑”的建议一是提高技术到位率。聘请6大作物首席专家领衔攻关,建立“省市级专家巡回指导、驻村干部分片包干”技术服务机制,1800余名专家和农技员进村入户,聚焦“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等“五良融合”关键技术指导,完善集成一套粮油作物高产技术,推动高产种植技术落地见效。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建设一批服务能力万亩以上集经营主体、服务主体、育秧中心、烘储中心、加工中心、实训中心于一体的综合体,努力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目前,已累计培育种粮主体2498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206个,农业综合体30余个,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三、关于“注重防灾减损”的建议一是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加强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最新气象信息,定期会商研判灾害预警,及时发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为粮食生产提供指导。2024年,已修订完善《达州市农业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召开防汛抗旱联席会议5次,发布《小春农作物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大春主要粮食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等情报(警报)22期,电视预报4期,气象信息快报17期。二是强化农业抗灾科技支撑。持续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组织育种专家和种子生产企业开展品试验,集中筛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品种。召开全市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害监测预警培训会,落实粮油生产保障资金72万元,全力实施小麦“一喷三防”、油菜“一促四防”、秋粮“一喷多促”技术,精准防控“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打赢“虫口夺粮”保卫战。依托产业集群、单产提升等项目,建设了一批小型农业气象站和病虫害监测站,持续强化农业抗灾科技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市粮油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1日
(联系人: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 边子星;联系方式:309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