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达州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27号提案 办理情况(A)的函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0-08 09:56:21 字体: [ ]


达市农案函〔2024〕 号


黄斌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端牢中国饭碗的建议》(第327 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关于“建章立制,激活利用闲置土地”的建议

一是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惠农政策。2023年落实到位强农惠农补贴资金8.5亿元,出台《关于构建撂荒耕地整治长效机制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八条措施》《达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十六条措施》,实行撂荒耕地整治奖补、规模经营种植奖补、农机购置累加补贴等惠农政策。2013年以来,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出台了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当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时,国有粮食企业将积极入市收购农民粮食,确保种粮卖的出,保护种粮农民收益。

  二是发展适度规模。全市通过扎实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农业发展资金向规模经营流转大户倾斜,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土地单位面积收益大大增加,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加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风险防范,降低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促进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经营,农民不仅可以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中获得收益,而且还通过为承包者服务、外出务工或自主经商来增加收入。通过完善市场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流转土地稳定经营。采取“龙头企业 产业基地 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的联合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托管、代养等形式,使市场主体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带动农户增收。2023年,单个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面积(30亩以上)161.89万亩,规模流转率达24.01%。

关于“合理规划,发展生态高效益特色产业”的建议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我局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产业,通川区重点发展磐石草莓、青脆李、蒲家蓝莓等;达川区重点发展达川乌梅、双庙蔬菜、晚熟柑橘、苎麻等;万源市重点发展旧院黑鸡、万源富硒茶、万源马铃薯、萼贝等;宣汉县重点发展蜀宣花牛、庙安脆李、中药材等;大竹重点发展糯稻、白茶、香椿等;渠县重点发展晚熟柑橘、蜂糖李、黄花等;开江重点发展小龙虾、大闸蟹、麻鸭等。各地均做到产业结构分布科学,不搞特大规模连片发展,有力提升了产业抗风险能力和乡村产业发展能级。

三、关于“加强培育,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建议

一是通过补贴政策或项目支持助推经营主体壮大。实施惠民惠农政策补贴发放和政策激励,有效降低规模经营主体的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收益,调动种粮主体种粮积极性。截止目前,共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五大主体等粮油新型经营主体2697家,种粮主体高质高效示范种植33.21万亩。给予项目支持,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2023年中央下达资金1669万元,支持粮油类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新组织方式、集成种植模式,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充分挖掘地种水肥药机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增产潜力,培育一批粮油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实施生产设施条件改善项目,2023年中央下达资金3880万元,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聚焦设施蔬菜、农机服务等,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保障“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安全。

二是强化人才引进。深入推进“能人治村”,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选派20名市直部门“85后”科长到乡村振兴任务重的乡镇担任“一把手”,调任9名硕博人才充实到乡镇一线。大力回引培养本乡本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参与集体经济发展;聚焦乡村规划师、田秀才、经理人、农民工、农场主、农机手、新乡贤等7类群体开展“乡村人才回引工程”,吸引5000余名有家乡情怀的社会贤达参与乡村产业项目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13日


(联系人:农经科 刘晨晨,0818-3091623)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3-2020 Dazhou of Sichu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