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56号建议 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3-08-22 17:57:33

陈恭良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建议第456号)收悉,感谢您对达州文化体育旅游发展的宝贵建议。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建议

针对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发展滞后、主城区公共体育场馆紧缺等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建设规划方案审查等多方面助力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布局。根据《达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要求,县(市、区)原则上应建有一场一池一馆一中心一公园(体育场、游泳池、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层面,规划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平方米。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严格落实完善各类重大体育设施布局及规划要求,按照“15分钟生活圈和10分钟生活圈两级居住区配置多功能运动场地及社区健身活动场所,并按其服务半径进行合理布局。建设规划方案审查过程中,严格按照《达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1版)》中新建住宅项目的住宅计容建筑面积之和大于3万平方米的项目,应配建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全民健身活动场所的要求审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在后续规划审查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建设规划方案审查中对于全民体育设施发展的要求,推动全民体育设施发展。继续深化群众性体育设施的规划服务和用地保障工作不断促进群众性体育设施健康有序发展为达州市全民健身的推广营造良好环境。

二、关于“突出重点,加快建设”的建议

着力构建市本级、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规划建设达州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达州市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达州市足球训练基地、达州市城市运动公园三期、达州市旱雪场。到2025年末,各县(市、区)、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原则上应建有一场一池一馆一中心一公园(体育场、游泳池、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有1个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行政村(社区)建有多功能运动场地或建设1个配置有室内、室外健身设施的健身中心,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全市统筹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乡镇(街道)及行政村(社区)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各类全民健身设施项目100个以上。

三、关于“加大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经费投入”的建议

近年来,市财政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动投入,2022年市财政专项预算体育场馆日常维护管理经费400万元,免费开放经费105万元,上级争取资金用于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经费共计94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和体育基础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促进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升全市人民幸福感。

四、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建议

根据《达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维护不到位、使用效率不高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达市整治办〔20226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将文件要求传达给达川区、通川区教育局、达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并及时收集中心城区学校相关意见建议,经过综合分析,达州市中心城区学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暂不对外开放。一是学校属于公共聚集性场所,学生属于特殊群体,为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如学校文化体育设施设备对外开放后,社会人员随意进出校园,无法准确判定社会人员身份,存在不确定性安全隐患,给学校安保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二是学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放后,学校没有专人监管,发生安全事故无法准确判定责任事故方,给学校管理带来安全隐患。三是对外开放后,学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将增大使用频率,学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维修维护缺乏专项资金,无法及时得以维修维护。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会同教育部门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原则,根据市民的需求,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实行限时分类对外开放。同时,体育健身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后,社会人员随意进出校园,监管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鉴于学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局限性,教育部门将向市政府建议出台校园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设备使用管理、资金管理、安全保障等政策性保障文件形成部门联动管理,分工负责,各尽其责,协调合作,保证学校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文体旅游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373              




主办单位: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37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