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掠过八台山,地处巴山深处的万源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迎来城市面貌的蝶变——2024年,新建排水管网3.6千米疏通“毛细血管”,新增500余盏路灯点亮夜间归途,营造30亩绿地填补城市空白,28座市政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数字跳动的背后,是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是可触可感的民生温度。
锚定“山水之城”发展坐标,为民生幸福“加码”,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城市,以纵横延伸的道路、管网为经纬,以星罗棋布的绿地、公厕为标点,持续书写着建设“巴山画屏·红城万源”的立体叙事,在渐次点亮的万家灯火中勾勒出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图景,回应着万千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具象期待。
见缝插绿托起宜居指数
清晨6时,万源市101小区口袋公园已迎来晨练的市民。72岁的退休职工张明贵沿着蜿蜒曲折的步道前行,绿意盎然的花草树木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健身器材与休憩设施点缀其间。“自从这个家门口的公园建成,我每天早上都会出来走走。”张明贵老人笑着说。
101口袋公园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构建了完整的休闲服务体系。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以及健身绿道等多样化运动设施,精准覆盖不同年龄段市民的健身需求。配套的公共卫生间等便民设施,让市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
作为万源市主城区“见缝插绿”的缩影,这座约8000平方米的“城市绿岛”,巧妙利用原有的边角地、闲置地块和小型绿地等区域,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建设,将零散土地编织成多彩空间。这种“小而精”的设计理念,不仅提升了城市空间的利用率,还为市民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惠及主城区数万群众。
口袋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社区居民情感的纽带。每天早晚时分,居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散步、聊天,不仅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也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更有幸福感。“这里不仅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地方,更是一个放松心情、结交朋友的好去处。”张明贵老人说。
更新的城市,全新的体验。这样的多彩空间还在万源市主城区更多角落悄然生长,太平路两侧郁金香、向日葵等构筑起四季鲜花走廊,400余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化带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绿色。“推开窗就是风景,走出门遇见美好”的感受,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以城市更新回应民生关切的步伐永远在路上,今年,万源市还将新(改)建2个口袋公园、6处微景观,并优化提升红军公园、茶文化公园,推动城市风貌与民生福祉的同步提升。
疏通动脉筑牢防汛屏障
3月5日晚7时许,万源市裕丰街地下排水管网施工现场仍旧灯火通明,机械轰鸣声与车辆穿梭声交织成一幅炽热的建设图景。总投资1.3亿元的万源市G210及S302城区段排水管网升级改建工程,正以冲刺姿态高质高效推进施工进度,全力与雨季赛跑。
万源市主城区四面环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天然“聚水盆”,导致城区常年面临较大防汛压力。加之“城市血管”日益老旧,难以承载骤增的排水压力,主城区河街等低洼地段极易出现城区内涝,甚至引发洪涝灾害,不仅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制约城市发展。推进排水管网升级改建,既是民生所盼,更是城市升级的必由之路。
面对这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万源市打出标本兼治组合拳。一方面,对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清淤,通过合理增设排水管道,扩大排水井口等举措,确保易涝点位快速排水,改善城区内涝情况。另一方面,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窗口期,积极向上争取国债资金,推动万源市G210及S302城区段排水管网升级改建工程落地开建,实现城市地下管网的全面升级。
“力争2025年城区现存易涝点全部消除。”万源市定下的目标正在蹄疾步稳地成为现实。据介绍,该项目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各标段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畅通城市“大动脉”,全面提升地下管网运转能力和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更令人期待的是,该工程全面竣工后,还将实现城区雨污有效分流,显著改善城市水环境,更好地提升城市宜居指数,为建设“亲山近水、宜居宜业”的山水之城提供有力支撑,更为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画卷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工程推进,改变已经出现。在完成改造的福鑫大道等地,沿街商户们惊喜地发现,以往雨后必现的水坑消失了。“现在下雨天也不怕踩一脚水了。”商户刘师傅的感慨道出了无数群众的心声。
焕新提质提高民生温度
走在万源街头,市民惊喜地发现熟悉的公厕悄然完成了蜕变。2024年,万源市以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为抓手,全面落实城区市政公厕提升整治工作任务,努力为市民创造更加文明舒适的城市环境,让城区市政公厕成为厕所文明的标杆。
针对部分市政公厕外墙斑驳、设施老化、功能不足等痛点,万源市启动了“外科手术式”改造。采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色彩和材质对外墙进行重新粉刷,提升整体美观度。对内部设施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增设男女厕蹲位,增加公厕利用率。优化无障碍卫生间及家庭卫生间,使公厕功能更符合适老化、适儿化要求。
硬件升级的同时,精细化管理同步推进。万源市相关部门创新督查考核机制,确保市政公厕环境清洁、设施完善,以及无障碍卫生间、家庭卫生间等功能完善并全部开放。同时,全面提升公厕管理水平,精细化开展日常保洁和设施维护,做到一厕一人、随脏随保、定时打扫、消杀除臭、即时维护。
从斑驳陈旧到智能洁净,从功能单一到人文关怀,20余座公厕的蝶变印证着“小厕所连着大民生”的理念。这场“厕所革命”不仅刷新了城市颜值,更成为万源市最生动的民生注脚。
城市亮化改造同样是民生改善的一部分。针对城区部分背街小巷以及新建小区周边道路存在路灯缺失的情况,万源市不断完善城市路灯网络,大幅减少照明死角,目前城区照明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后,万源市同步推进“好不好”的品质升级。针对老旧街区路灯灯具老化、亮度不足、能耗高等问题,通过更换LED节能灯具、升级智能控制系统等措施实施系统性改造升级,使原本昏暗的街道变得亮堂。
从地下管网的血脉畅通到街角公园的绿意盎然,从智能公厕的人性化服务到智慧路灯的温暖守候,万源市以绣花功夫将民生期盼编织进城市肌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夜行有光”的美好愿景化作触手可及的日常,一座充满民生温度的“山水之城”正在大巴山深处加速崛起。(冯津榕 马发海 王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