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川区紧紧围绕“教育强区”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扩优提质”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群众教育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显著上升。
通川区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教育投入持续只增不减,近三年,教育总投入22亿余元。中小学校改扩建、新建等项目有序进行,农村中小学校合理布局,乡村教育振兴不断发力,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培育通川区一小莲湖、一小江湾、七小龙山等一批“家门口”新优质学校,实现区内学校多元优质特色发展,扩大了优质学位供给,实现了“择校热”降温、“大班额”缓解。
近两年,通川区引进教育类高层次人才130余名,教育部首批“双名计划”王仕斌名校长工作室落户通川,拥有国、省学术代表及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各项占比均位于全市前列。
通川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融合,推进“双减”落地,提高育人质量。彻底改变“一张试卷考到底”的评价现状,建立增量评价指标,创新学生发展评价方式,关注增值、特色和全面评价,为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助力、成长添彩、发展护航。
近三年,通川区累计获得国家省级教育奖项(案例)300余项,其中基础教育获评部级精品课11节,在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7,在四川省教学设计大赛活动中,通川区荣获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2个。
通川教育在体育、艺术、机器人、科技教育、劳动教育、近视防控等方面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红领巾心向党》荣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教师“七彩之声”合唱团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荣获一级团队。
未来,通川区将按照达州教育“1355”发展思路,加快建设“面向‘双城圈’、辐射‘万达开’的教育高地”,打造教育品牌高地,纵深推进集团化办学,全面加强“一校一品”战略增速提质,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打造开放办学高地,深化与北师大、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学,量身定制基础教育提升计划,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体系,主动输出通川教育品牌;打造智慧教育高地,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再投入1.5亿元升级改造全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构建通川智慧教育新生态。(文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