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达州市2011年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达州市2011年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实 施 方 案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川府发〔2010〕34号)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达市府发〔2011〕5号)精神,把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作为城市居民基本菜地抓紧抓好抓落实,以确保城乡居民蔬菜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特制定2011年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常年蔬菜基地建设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保障市场供应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依靠科技,创新机制,优化布局,推进蔬菜基地向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二、常年蔬菜基地建设主要任务
(一)建设面积。5万亩。达州主城区在达县、通川区建设3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其中达县建设2万亩,通川区建设1万亩。其余县(市)共建设2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其中宣汉县、大竹县、渠县各建设0.5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开江县建设0.3万亩、万源市建设0.2万亩常年蔬菜基地。
(二)区域布局。通川区以西外、北外、蒲家、罗江、磐石、朝阳办事处、莲花湖管委会7个乡(镇、办、管委会)为主,达县以马家、赵家、木子、双庙、大堰、亭子、河市、金垭8个乡镇为主,开江县以普安、永兴、任市3个乡镇为主,宣汉县以胡家、东乡、庙安、峰城4个乡镇为主,大竹县以竹北、城西、黄家、月华4个乡镇为主,渠县以土溪、天星、渠江、报恩4个乡镇为主,万源市以太平、竹峪、白沙3个乡镇为主(详见附表)。
(三)品种布局。重点发展以鲜销为主的早春菜、精细菜、速生菜、水生菜和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充分利用设施农业实现周年均衡生产供应。提高精细菜种植比例,降低大市菜种植比例,达县、通川区原则上实行多品种种植,其余县(市)在规划乡镇或一个蔬菜基地种植2-3个蔬菜品种。
三、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工作重点
(一)建设规模基地。各地在抓好已建蔬菜基地稳定巩固提高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蔬菜规模基地建设,每个基地面积1000亩以上,要求集中连片,且一年四季必须种植蔬菜。2011年达县、大竹县、渠县新建1000亩以上规模基地2个,通川区、开江县、宣汉县新建1000亩以上规模基地1个,万源市新建500亩以上规模基地1个。
(二)培育蔬菜专业村(社)。积极发展和培育蔬菜专业村(社),将蔬菜专业村(社)作为城市“菜篮子”重要基地进行保护和建设。蔬菜专业村(社)标准:80%以上农户种植蔬菜,80%以上的农田种植蔬菜。基础设施建设向蔬菜专业村(社)倾斜,将蔬菜专业村(社)建设作为常年蔬菜基地建设重要内容,对蔬菜专业村(社)实行良种补贴,保障蔬菜专业村(社)优良品种供应。2011年各县(市、区)新培育1-2个蔬菜专业村(社),每个蔬菜专业村面积达到500亩以上。
(三)建设设施农业。常年蔬菜基地要大力发展以塑料大棚、喷灌滴灌、遮阳网覆盖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要求每个基地早春蔬菜全部实行保护地栽培,钢架大棚面积不少于20%,竹架简易大棚面积达到50%。今年达县、大竹县、渠县在常年蔬菜基地乡镇新建蔬菜钢架大棚面积各600亩,宣汉县300亩,通川区、开江县新建蔬菜钢架大棚面积各200亩,万源市新建蔬菜钢架大棚面积100亩。
(四)建立营销网络。在蔬菜重要基地建立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在重庆观农贸市场设立达州蔬菜专销区。鼓励蔬菜专合社在批发市场设立直销点和在居民小区设立直销门市,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与专合社实行农超对接,积极引导大型零售流通企业以及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产地蔬菜专合社、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直接对接,提高零售环节产销对接的蔬菜流通比重,降低营销费用。达县、通川区在达州主城区建立10-20家蔬菜直销门市(超市),其余县(市)在本县城所在地建立3-5家蔬菜直销门市(超市)。
(五)建设基础设施。加大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做到田成型,土成方,路网、水网、电网配套,耕地质量达到省标准农田三级以上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农业可机械化程度60%以上。
(六)建设规范化专合社。常年蔬菜基地必须以专业村和专合社的组织形式发展,每个县(市、区)重点扶持建设1-2个组织化程度高、示范带动能力强、助农增收效果明显,在生产、营销和机制建设等方面运作规范的蔬菜专合社。
四、常年蔬菜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和使用
(一)资金投入
1.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市、县(市、区)政府把常年蔬菜基地建设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市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1000万元,重点用于达州主城区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其中,700万元用于蔬菜基地种子(种苗)、设施栽培、基础设施及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品牌创建和专合社建设等补助;300万元用于蔬菜直销网点、社区菜店、净菜加工、配送中心、农超对接、风险防范、加工流通、市场监管、质量安全等补助。与此同时,达县、通川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常年蔬菜发展(达县不低于300万元,通川区不低于80万元)。其余县市必须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投入,确保本县(市)城区的蔬菜供应。
2.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将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投入到常年蔬菜基地上来,达县整合5000万元,大竹县、渠县整合3000万元,宣汉县整合2000万元,通川区、开江县、万源市各整合1000万元,加大规模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二)资金使用
1.生产性补助资金375万元。
(1)种子(种苗)补助资金75万元。对常年蔬菜基地农户给予蔬菜良种补贴或提供蔬菜良种,分春秋两季按生产面积每亩50元标准进行种子(种苗)补助,以促进常年蔬菜基地面积巩固提高。市级财政每亩补助15元,县级资金每亩补助35元。
(2)设施栽培补助资金250万元。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在规模基地新建钢架大棚进行生产的业主或种植大户给予补助。市政府组织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和各县(市、区)政府共同验收,验收后将补助资金直接兑现给业主或种植大户。其中,市级资金主要补助达县、通川区常年蔬菜基地,按建设标准每亩补助3000元,其余县(市)按照本地制定的补助标准执行。
(3)市经作站“三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名优蔬菜品种试验示范、探索高效栽培模式、高新技术研究和展示。
(4)市农科所蔬菜新品种选育补助资金10万元。
(5)蔬菜专业村(社)建设补助资金30万元。用于蔬菜专业村(社)蔬菜育苗大棚建设、技术培训和种植大户奖励补助。
2.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180万元。常年蔬菜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由各县(市、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进行建设,市级资金重点用于达县、通川区常年蔬菜基地内生产便道建设补助,采取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建设。
3.专合社建设补助资金80万元。对在基地建设、生产、销售中实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运行模式,机制健全,辐射带动能力强,运行规范的专合社予以奖励补助,补助2-3个重点专合社。
4.市场营销网络建设补助资金300万元。
(1)直销网络建设补助资金130万元。主要用于蔬菜专合社在达州老城区、西外、南外、北外等居民集中区和大型社区建立蔬菜基地直销网点、社区菜店及基地蔬菜在重庆设立专销区等。今年计划在达州主城区建立10-20个蔬菜直销菜店,要求门市20平方米以上,产品必须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
(2)营销大户奖励补助10万元。为销售达州基地蔬菜和在蔬菜供应淡季对保障达州城区蔬菜供应作出贡献的营销大户予以奖励。销售达州基地蔬菜,每销售1万吨奖励营销大户1万元。对作出贡献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给予适当奖励。
(3)配送中心补助资金40万元。在南外和西外各建设一个300平方米以上的蔬菜配送中心,每个补助20万元。
(4)农超对接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搭建蔬菜基地、商贸企业的生产经贸平台。
(5)净菜加工补助资金50万元。支持加工企业购买净菜加工设施设备补助。
(6)蔬菜储存保鲜及气调库建设补助资金50万元。用于在蔬菜批发市场或物流园区新建或改建蔬菜储存保鲜库,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
(7)蔬菜市场开拓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组织蔬菜专合社或农业产业化企业参加渝洽会、菜博会、农产品交易会、产品推介等补助。
5.市(县、区)及相关部门工作经费补助65万元。
(1)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先进县(市、区)工作经费补助30万元。设一等奖一个,补助10万元;二等奖二个,每个补助5万元;三等奖四个,每个补助2.5万元。
(2)基地建设先进乡镇工作经费补助9万元。在常年蔬菜基地建设中达到规模基地建设标准要求,积极解决业主(农户)生产中具体问题,党政高度重视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工作的乡镇进行补助。评选9个乡镇,每个乡镇工作经费1万元。
(3)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先进单位工作经费补助6万元。
(4)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先进专合社补助5万元。评选10个专合社,每个0.5万元。
(5)市蔬菜产业发展工作经费15万元。
五、常年蔬菜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布局。各县(市、区)要按照川府发〔2010〕34号和达市府发〔2011〕5号文件精神,按照城市人口人均0.04亩地标准在远离城市一定范围内选择有一定种植基础、交通方便、基础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乡镇作为常年蔬菜基地乡(镇),划定基本菜地。各县(市、区)政府组织农业、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委、规划建设等部门绘制菜地保护图,划定菜地保护区,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设立标牌。
(二)加强基础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统筹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向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倾斜,优先安排用于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旱涝保收。
(三)强化机制创新。常年蔬菜基地建设要不断推进组织形式创新,大力扶持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民开展多渠道、多领域联合与协作;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按股分红”;推进基地建设模式创新,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大园区+小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基地建设模式。
(四)强化技术服务。推广优良品种,加大“三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种植大户、农民专合社成员的科技水平;加大标准化生产力度。推动龙头企业、专合社、种植大户等实行标准化生产,做到初级产品生产者有农事作业档案,逐步推行市场准入,推进蔬菜产业向优质安全的更高水平迈进,切实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五)严格检查验收。市政府在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基地建设检查督查,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对完成好的常年蔬菜基地县进行表彰,对工作不落实、完成任务差的县予以通报。
(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县(市、区)长负责制,各县(市、区)制定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安排工作经费,落实好配套政策,把基地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定期通报工作进度。要加强对基地乡镇的责任落实,逗硬考核奖惩。
附件:达州市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表
附件:
达州市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表
县别 | 乡、镇 | 种植面积(亩) | 涉及行政村(社区)及面积 | 种植品种 |
达
县 | 马家乡 | 3000 | 白马村800亩、山青村800亩、川主村800亩、南新桥村600亩 | 莲藕等水生蔬菜 |
木子乡 | 2500 | 长溪村800亩、真山村1000亩、烂桥村700亩 | 莲藕等水生蔬菜 | |
赵家镇 | 2200 | 谷花村500亩、九龙村600亩、段石村300亩、楠木村500亩、朝阳村300亩 | 茄果类、瓜类 | |
双庙乡 | 3000 | 高坎村800亩、石门寺村1000亩、新利村600亩、红巾村600亩 | 茄果类、瓜类、豆类 | |
大堰乡 | 2500 | 地坝嘴村400亩、王家坝村400亩、卢岗村600亩、黑洞村300亩、双井村800亩 | 茄果类、瓜类、豆类 | |
亭子镇 | 2000 | 团力村500亩、雷力村1000亩、赵岩村500亩 | 茄果类、瓜类、莲藕 | |
河市镇 | 3500 | 金滩村800亩、昌红村1200亩、河九村800亩、大乡村700亩 | 茄果类、瓜类、叶菜类 | |
金垭镇 | 1300 | 金通村800亩、金丰村500亩 | 叶菜类 | |
合计 | 20000 |
|
| |
通 川 区 | 罗江镇 | 1200 | 洞巴村600亩、高石社区400亩、太河村200亩 | 茄果类、叶菜类、豆类 |
蒲家镇 | 1500 | 钟庙村600亩、朱仙社区600亩、长岭村300亩 | 瓜类、食用菌、茄果类 | |
西外镇 | 1000 | 凤凰村600亩、龙家庙社区400亩 | 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 | |
朝阳办事处 | 800 | 皂角桠社区200亩、新酢坊社区200亩、红岩社区400亩 | 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 | |
莲花湖管委会 | 1000 | 石莲花社区400亩、长岭社区300、邱家店社区300亩 | 叶菜类、食用菌、茄果类 | |
北外镇 | 2100 | 青杠桠村500亩、韩家坝村450亩、张家坝社区600亩、肖公庙社区350亩、石龙溪社区200亩 | 叶菜类、豆类、水生菜、葱蒜类、瓜类 | |
磐石乡 | 2400 | 河家坝社区200亩、袁家沟社区300、场坝村300亩、王家桥村200亩、天坝300亩、新店社区400亩、盐井坝村300、双河村200亩、余家寺村200亩 | 瓜类、茄果类、豆类 | |
合计 | 10000 |
|
| |
开 江 县 | 普安镇 | 2000 | 新河村500亩、青堆子500亩,九石砍村300亩、杨家坝300亩、观音寨村400亩 | 茄果类、瓜类、叶菜类 |
永兴镇 | 500 | 糖坊坝村300亩、姚家坝村200亩 | 茄果类、瓜类、叶菜类 | |
任市镇 | 500 | 红旗桥200亩、花朝门村300亩 | 莲藕等水生蔬菜 | |
合计 | 3000 |
|
| |
渠
县 | 土溪镇 | 2500 | 先锋村500亩;万合村1000亩,上游村1000亩。 | 茄果类、甘蓝类、瓜类 |
天星镇 | 1000 | 五井村500亩,八蒙村500亩 | 茄果类、根菜类等 | |
渠江镇 | 1000 | 渠光社区300亩、山星村500亩、四圣村200亩。 | 茄果类、瓜类、豆类及叶菜类 | |
报恩乡 | 500 | 清河村500亩 | 瓜类、甘蓝类、根菜类 | |
合计 | 5000 |
|
| |
大 竹 县 | 竹北乡 | 2000 | 双马村800亩、万家村400亩、五丰村800亩 | 茄果类、瓜类、甘蓝类 |
城西乡 | 1000 | 黄荆村600亩、垭角村200亩、茶园村200亩 | 豆类、莲藕、葱子 | |
黄家乡 | 1000 | 黄家村500亩、建泉村300亩、玉皇村200亩 | 瓜类、莲藕 | |
月华乡 | 1000 | 川心村800亩、爱国村200亩 | 豆类、茄果类 | |
合计 | 5000 |
|
| |
宣 汉 县 | 胡家镇 | 1500 | 华山村500亩,方斗村500亩,金竹村500亩。 | 茄果类、豆类 |
东乡镇 | 1500 | 城南村1000亩,龙文村500亩。 | 茄果类、叶菜类 | |
庙安乡 | 1000 | 洞子村1000亩。 | 茄果类、瓜类、叶菜类 | |
峰城镇 | 1000 | 野鸭村1000亩。 | 茄果类、瓜类 | |
合计 | 5000 |
|
| |
万 源 市 | 太平镇 | 1000 | 仙龙谭村200亩、毛坝子村200亩、新庙子村200亩、水窝子村400亩 | 瓜类、根菜类、叶菜类 |
竹峪镇 | 500 | 磨盘梁村500亩 | 茄果类、豆类 | |
白沙镇 | 500 | 金鸡坪村500亩 | 瓜类、叶菜类 | |
合计 | 20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