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室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3091434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达州市构建“民营经济发展 指标监测体系”和“民营经济发展指数评价 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达市府办发〔202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达州市构建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民营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9


达州市构建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

民营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为科学监测和客观评价达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提高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遵循全省,体现达州特色。以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和指数评价体系为指导,结合达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建立具有达州特色的监测和评价体系。

(二)系统谋划,突出重点领域。监测和评价体系坚持全面性、系统性,涵盖民营经济发展的多层面、多领域,同时突出核心、重点指标,全方位体现民营经济发展内涵要求。

(三)评价引领,树立发展导向。通过构建监测和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各部门夯实基础、突出关键、扩大优势、补齐弱项,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四)科学合理,数据简明实用。监测和评价体系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导向,各项数据可获取、可对比、可延续、可评价,全面衡量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民营经济发展监测体系

1.指标设置:监测体系包括民营经济增加值、民间投资、税收、就业、外贸、创新活力、市场主体、金融支持、财政扶持、权益保护、党建11大类,68项具体指标。

2.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3.监测频率:每季度一次。

(二)民营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1.指标设置:评价体系包括发展主体、发展环境、发展动能、发展水平和发展绩效5个一级指数,26项二级指标。

2.计分规则:总得分为一级指数等权和,一级指数得分为二级指标单项得分的加权和。二级指标单项计算得分方式参考世界银行发展指数的双限计分方法,即设置上限和下限值,确保指标得分有基准分,且具有横向区分度。

3.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4.评价频率:每半年一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以监测和评价体系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指挥棒,建立季度分析调度工作机制,由市政府、各县(市、区)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对监测和评价指标进行统筹调度。

(二)夯实发展基础。各数据提供部门要加强与省级部门的对接协调,确保数据报送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各牵头部门要找准坐标方位,做足强项、补足弱项,奋力争先进位。各县(市、区)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要深入分析,抓住关键,强化措施,对标对表夯实发展基础。

(三)强化数据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每季度结束后次月20日前向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报送民营经济发展监测体系指标数据;每半年结束后次月20日前报送民营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数据。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定期发布《达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报告》和《达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报告》。

(四)突出成果运用。市委目标绩效办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办)将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情况纳入年度民营经济目标考核,适时开展督查工作,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责任单位进行通报并扣减考核分值。

 

附件:1.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主要指标数据

2.民营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主要指标数据

附件1

 

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主要指标数据

序号

分类

指标

单位

数值

1

增加值

民营经济增加值

亿元

 

2

其中:一产增加值

亿元

 

3

二产增加值

亿元

 

4

其中:工业增加值

亿元

 

5

建筑业增加值

亿元

 

6

三产增加值

亿元

 

7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8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

%

 

9

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10

民间

投资

民间投资增速

%

 

11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

 

12

税收

民营经济税收总额

亿元

 

13

民营经济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

%

 

14

民营经济税收减免

亿元

 

15

就业

民营经济就业登记人数

万人

 

16

民营经济就业登记人数占城镇就业登记人数比例

%

 

17

民营经济吸纳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18

民营经济吸纳城镇新增就业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比重

%

 

19

外贸

民营企业进口总额

亿元

 

20

民营企业进口增速

%

 

21

民营企业出口总额

亿元

 

22

民营企业出口增速

%

 

23

创新

活力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

 

24

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

 

2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数

 

26

营商环境指数

指数

 

27

市场

主体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

万户

 

28

其中:私营企业

万户

 

29

个体工商户

万户

 

30

农民专业合作社

万户

 

31

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

万户

 

32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

%

 

33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速

%

 

34

中国民企500强户数

 

35

四川省民营企业100强户数

 

36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

 

37

资质等级民营建筑业企业

 

38

限额以上民营批零住餐企业

 

39

国家重点民营服务业企业

 

40

金融

支持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

亿元

 

41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增速

%

 

42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

亿元

 

43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增速

%

 

44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比重

%

 

45

新增贷款额中民营经济占比

%

 

46

有贷款余额的民营企业户数

 

47

对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内的小微企业贷款额

亿元

 

48

金融

支持

对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内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

 

49

融资担保公司数

 

50

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余额

亿元

 

51

民营企业贷款平均担保费率

%

 

52

小额贷款公司数

 

53

民营上市公司数

 

54

民营上市公司市值

亿元

 

55

民营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

亿元

 

56

财政

扶持

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的金额

亿元

 

57

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的比例

%

 

58

市级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民营经济的金额

万元

 

59

市级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民营经济的占比

%

 

60

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库项目数

 

61

PPP项目库项目民营资本参与率

%

 

62

权益

保护

一审民事、刑事、行政涉民营企业立案数

万件

 

63

一审民事、刑事、行政涉民营企业审结数

万件

 

64

一审涉民营企业案件审结平均时长

 

65

减免涉民营企业处罚案件

 

66

全市民营经济维权数

 

67

党建

民营经济基层党组织数量

 

68

民营经济党员数量

 

注:1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包括私营企业(即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2民营经济增加值是指私营企业(即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当期增加值。

3民间投资是指市统计局核算的私营企业(即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资。

附件2

 

民营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主要指标数据

一类指标

序号

二类指标

单位

权重

发展主体

1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

万户

20/3

2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

%

20/3

3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速

%

20/3

发展环境

4

民营经济贷款占总贷款余额比重

%

20/8

5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

亿元

20/8

6

融资担保公司民营经济担保余额

亿元

20/8

7

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金额

万元

20/8

8

民营经济参与PPP项目

指数

20/8

9

域内高等院校数量

20/8

10

一审涉民营企业案件平均审结时长

20/8

11

营商环境

指数

20/8

发展动能

12

民间投资增速

%

20/5

13

民间投资占比

%

20/5

14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

20/5

15

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

20/5

16

期间新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数

20/5

发展水平

17

民营经济增加值

亿元

20/4

18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

%

20/4

19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20/4

20

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20/4

发展绩效

21

民营经济吸纳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20/6

22

民营经济税收总额

亿元

20/6

23

民营企业出口增速

%

20/6

24

四川民企100强户数

20/6

25

民营上市公司数量

20/6

26

规模工业民营企业增加数

20/6

注:1营商环境由市发改委根据实际情况,得出各县(市、区)营商环境指数。2民营经济参与PPP项目既包括参与的项目数,也包括占比,由这两项构成指数。

 


Baidu
map